“学困生”并不等于“无可救药”。蔡林森校长的经验表明,如果老师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教每一个学生,哪里还有教不好的呢?
学困性厌学不是因为孩子脑子笨,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失去了学习信心。只要从实际出发,给他创造适宜的条件,引导他有针对性地补缺、由浅入深地学习,厌学现象就会得到根本扭转。
探究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
每个学困性厌学生,厌学原因各不相同。父母和老师只有认真探究其造成学习困难的个性化原因,才能做到有的放矢。
下面通过一个真实案例,来具体介绍探究方法:
张某是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,每次期末考试分数都在全班最后两名,平时单元测验也差不多。调阅他的期末考试成绩档案。
然后,从张某的自身因素、家庭因素、学校教育、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他进行调查问卷,发现:张某学困性厌学的真正原因,主要是注意力分散、好动贪玩,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。并且从一年级开学时学习成绩就不是很理想,可谓是“一如既往”。
接下来,通过连续一个星期对张某课堂上、课间、晨会上的表现进行认真观察,通过抽查完整的一节课(每4分钟扫视一次,共10次、40分钟)。
由此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说,张某的课堂学习效率不高,上课好动、注意力分散、喜欢和同学讲话,只是偶尔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注意倾听并作出反应。观察还发现,上半节课比下半节课注意力要稍微集中一些(请注意,上述现象也是大多数学困性厌学生的共同特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