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纥文是一种拼音文字,计有字母三十余个,元音不多,而且多在应用中被省略,故不易辨别。用这种文字写成的纸卷、碑刻,在新疆出土很多,今天它和突厥文一样,只有少数专家才认得。
藏文产生于7世纪,也是一种拼音文字,共有三十个字母和四个元音符号。书写有楷书及草书两种。它的字义和文法,到11世纪后逐渐完善起来,它一直被藏族所应用。
蒙古族早期没有文字,在与畏兀儿接触后,始用畏兀儿字母(回纥文字母)拼写自己的语言。忽必烈时,又命喇嘛八思巴依据藏文制成“蒙古新字”,即八思巴文。计有四十二个字母,包括元音十个,辅音三十二个,但学习与应用都较难。1307年喇嘛八合失又依据畏兀儿字母加以改进,这就基本上形成了今天使用的蒙古文。
满族兴起之初,曾一度借用蒙文,后在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,由额尔德尼、噶盖等,参照蒙古文制成了一种满族文字。一般称它为“无圈点文字”或旧满文。清太宗时,又经达海改进,便成为“有圈点文字”,即新满文。满文是一种拼音文字,有元音六个,辅音十八个。